第一屆凱美納中國經驗分享會( SUCCESS, SUcessful Comman Chinese ExperienceSharing Symposium)于2012.2.24 在三亞陽光大酒店順利召開。本次大會由石遠凱教授和毛偉敏教授聯合主持,邀請了二十余位全國肺癌治療領域的專家作為本次會議的講者和點評專家,有來自全國各地共計120 余位臨床腫瘤學者參加。公司王印祥總裁親自蒞臨并指導本次會議。
毛偉敏教授致開幕詞
近120位來自全國的腫瘤學者參加
本次會議由毛偉敏教授開場,第一部分是大會發言,分別由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張蘭軍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潘宏銘教授作了“從凱美納臨床研究分析其臨床獲益人群”和“凱美納中國臨床數據薈萃”的主題演講。深度剖析了凱美納從臨床I 期到臨床III 期的結果,充分肯定了凱美納的臨床療效并不劣于進口同類TKI 產品,且不良反應較易瑞沙和特羅凱更輕。再次強調了EGFR 突變以及腺癌,非吸煙,女性等特征的患者是臨床上使用凱美納的優勢人群,這部分患者的臨床獲益更大。同時對部分特殊人群患者(如老年病人、合并腦轉移、鱗癌患者以及TKI 耐藥患者等)應用凱美納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進行了探討。
專家與公司領導合影
會議的第二部分是專題分享,共有3 位專家做了分享。北京胸科醫院的張樹才教授就凱美納在EGFR 突變患者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不僅回顧了ICOGEN 研究中突變人群的數據,同時分享了他們醫院收集的25 例(凱美納上市會后半年來)EGFR 突變患者的使用情況。從療效和安全性數據看與III 期的結果是一致的,并分享了三例更好地為凱美納在臨床中對EGFR 突變陽性患者無論在一線或維持或二線使用提供了充足的依據。第二位分享的是上海胸科醫院的顧愛琴教授,分享了她們科室使用凱美納的臨床經驗。廣州南方醫院尤長宣教授分享的病例是一個鱗癌基因檢測19 外顯子缺失突變患者。一線用易瑞沙一個月后病灶縮小、腫瘤標志物下降,但是患者出現II 度皮疹和不能耐受腹瀉,后改用凱美納治療,病情穩定,腫瘤標志物恢復至正常且腹瀉減輕至I 度。次患者充分說明了凱美納在保證療效的同時有更好的安全性。十多位點評專家就上述病例分享結合各自的使用經驗做了精彩點評,進一步論證了凱美納產品作為第一個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臨床療效確切,安全性好,可以作為晚期NSCLC 的標準治療。
圖為點評專家聆聽專題分享內容
第三部分是有關公司及第三方合作項目介紹。首先由萬江副總裁介紹公司概況和凱美納研發歷程,萬總激情洋溢的介紹深深打動了在場每一位參會醫生。之后是譚芬來副總裁對凱美納即將開展的上市后研究方向作了展望。另外我們還邀請了中國新藥雜志的總經理馮嵐女士就新藥雜志的背景及今年開展的凱美納有獎征文進行了介紹。
萬江副總裁代表公司作公司介紹
《中國新藥雜志》馮嵐總經理介紹凱美納有獎征文
譚芬來博士作“凱美納上市后研究展望”專題報告ONT
會議最后是石遠凱教授作大會總結。石院長言簡意賅地總結了本次會議的內容,認為凱美納的出現創造了我國乃至全球的多項第一,也為晚期NSCLC 治療邁進了一小步,但這一小步帶來的意義卻是深遠的。本次會議期間還有病例海報展示并做了凱美納臨床經驗集,再次充分體現了貝達人的專業性,大大提升了貝達公司在業界的品牌形象。是繼去年全國上市會后又一次成功的大會。
石遠凱教授作大會總結
孫燕院士在歡迎晚宴現場致辭